“今年咱们园子里的葡萄长得真不孬!快快把网子罩上去,别让小鸟给叨毁喽!”7月23日傍晚,天气依旧酷热,河南省商丘市帝森酒庄董事长赵子牛迫不及待地一边视察着葡萄的长势牛金宝配资,一边安排工人为葡萄园搭设防鸟网。再有20天左右就要摘果榨汁了,这是他一年中最期盼的时刻。
“自家的葡萄酿自家的酒,世界上比较优质的酒庄都有自己专属的葡萄园。帝森葡萄酒主打一个真材实料,源头可控,相信今年咱们的葡萄酒市场认可度还会迎来一个不小的增长。”赵子牛手拿上个月在第15届(2025)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斩获银奖的帝森酒庄“匠人干白”葡萄酒信心满满地说。
1971年,赵子牛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彼时的民权县,历经近二十年的防沙治沙工程,裸露千年的沙土地,也开始有了更多盎然的绿意,葡萄藤已经沿着黄河故道的沙丘蔓延开来。因为当地盛产葡萄,彼时所酿葡萄酒又多次斩获中外大奖,始建于1958年的民权葡萄酒厂风光无两,车间烟囱正日复一日地向天空吐出带着果香的烟圈——那是当地最热闹的景象,也是赵子牛童年记忆里最鲜活的背景。
19岁这年,命运的指针将赵子牛精准地指向了葡萄酒。从商丘技校酿酒专业毕业后,赵子牛带着一身青涩和对葡萄这个家乡富民产业的自豪,满怀激情地走进了民权葡萄酒厂的大门。那是1990年,正值民权葡萄酒的黄金时代: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葡萄酒生产基地之一,民权葡萄酒凭借“长城”牌等知名商标享誉全国,逢年过节,能提着一瓶民权葡萄酒走亲访友,是件格外体面的事。因为销量仍稳居行业头部,民权葡萄酒厂里的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仓库里的成品酒堆成了小山,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在厂门口排起长龙,连空气里都飘着发酵后的甜香。
“我最留恋葡萄丰收时,彼时民权县有葡萄园近十万亩,老百姓排着长队往葡萄酒厂源源不断地送葡萄,队伍远远地望不到头,那时候每个来送货的农民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赵子牛回忆道。刚进厂时,赵子牛从基础的酿酒学徒做起。清洗发酵罐、酒瓶、分拣葡萄、记录发酵数据……这些看似枯燥的工作,他做得一丝不苟。赵子牛至今仍牢牢地记着老师傅们挂在嘴边的叮嘱:“酿酒是个良心活,少一分耐心,酒就多一分寡淡。”
但命运似乎想给这个年轻人更多历练。一年后,厂里因业务调整需要扩充销售团队,赵子牛抱着“多学一点”的心态报了名,他被分配到天水、兰州等西北区域做市场维护和开拓。谁也没想到,这个埋头酿酒的小伙子,在销售岗位上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懂酒,更懂人心——给经销商介绍产品时,他能从工艺讲到口感,从葡萄品种说到地域特色;面对客户的疑问,他不急于推销,而是开一瓶酒让对方亲口尝,用真实的味道说话。
“那时候跑销售,全靠两条腿和一张嘴。”赵子牛记得,为了拿下一个北方市场的订单,他带着样品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到站后背着酒箱子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挨家挨户拜访,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对方。短短几年时间,因为业绩突出,他被公司从西北区域销售员调任到西南区域做负责人,成了同事口中“能把酒香吹到全国各地”的人。
车间的酒香与市场的烟火牛金宝配资,在他身上交织成独特的印记。他既懂酿酒车间里的“慢”,知道一瓶好酒需要时间沉淀;也懂市场浪潮里的“快”,明白好产品需要被更多人看见。这种双重经历,为他后来的坚守埋下了伏笔。
时代的车轮从不停歇。进入21世纪后,随着进口葡萄酒的涌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曾经风光无限的民权葡萄酒厂渐渐显露颓势。订单减少、设备老化、资金链断裂……2006年,这个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老厂,最终没能扛过转型的阵痛,宣告倒闭。
消息传来那天,赵子牛在空荡荡的车间里站了很久。发酵罐沉默地立在角落,橡木桶上的木纹已经褪色,地上散落着几张当年的生产报表。他摸了摸冰冷的罐壁,仿佛还能听见年轻时老师傅们的吆喝声。“就像心里被掏走了一块,空落落的。”他说。
失业后的赵子牛,并没有离开酒水行业。凭借多年积累的销售资源和对市场的敏感,他成了一名进口红酒代理商。彼时,进口葡萄酒正借着“洋品牌”的光环横扫国内市场,不少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进口红酒包装精致、故事性强,在高端市场很受欢迎,起初,赵子牛的进口红酒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收益甚至比在葡萄酒厂时好数倍。
赵子牛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春节期间,他特意挑选了两瓶号称高档进口红酒去看望原来酒厂的老师傅,老师傅尝了一口就面露不悦,指出该酒的单宁感不对,更像是用浓缩汁勾兑的,师傅语重心长地叮嘱赵子牛:“虽然我不知道这酒从哪来的,但无论酿酒和卖酒都要首先讲诚信呀!不然生意走不远。”在不断地考察和对接供应链后,让赵子牛更无比气愤和无奈的是,不少外国酒庄拒绝把优质葡萄酒卖向中国。
这些遭遇像一根根刺,扎在赵子牛心里久久不能释怀。他开始反思:难道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外国标签”,还是一杯实实在在的好葡萄酒?
“当年民权葡萄酒红极一时,那是何等的自豪。当年的民权葡萄销量多好,是很多孩子上学交学费的保障。葡萄产业实实在在地刻在民权县几代人的精神烙印中。如今却落寞至此。”赵子牛徘徊在老酒厂的旧址感慨万千,一个念头在他心里愈发清晰:与其帮别人卖“没灵魂”的酒,不如自己动手,把民权葡萄酒的老味道、口碑找回来。
在民权葡萄酒市场份额持续低迷时,2007年,在经历数天的彻夜难眠后牛金宝配资,赵子牛做了一个惊愕到周边亲朋的举动,他毅然决然地关掉进口酒贸易公司,带着所有积蓄从“漂泊”的外地回到“梦绕”的民权。他要酿酒,他要让人重尝民权味。为了实现这个夙愿,他将重新种出好葡萄作为第一要务。
“酿葡萄酒的根在葡萄,葡萄的魂在土地。”这是赵子牛从老师傅那里学来的第一课。一回到民权,赵子牛就着手流转土地,重建葡萄园。
民权县地处黄河故道,沙质土壤疏松透气,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葡萄生长。但经过多年荒废,适合种葡萄的土地已经不多了。赵子牛带着技术员,在全县范围内跑了多个村庄,最终在具有河南“塞罕坝”之称的申甘林场旁才找到了一片200多亩的沙荒地。
“葡萄是‘娇贵’的作物,土壤里不能有杂质,不然根扎不深,结出的果子就没味道。”为了让葡萄有个良好的生长土壤,赵子牛带着工人,一锄头一锄头地翻土,一筐一筐地清石块,光是平整土地就花了三个月。彼时,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地里,跟着老农学看土壤湿度、测酸碱度,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晒得比当地农民还黑。
与此同时,赵子牛还积极对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等高校及酿酒专家,选择更适配时下流行葡萄酒的原料需求及当地黄河故道环境的葡萄品种,历经多次考证,最终选择了威代尔等品种,酿起了干白葡萄酒。
为了保证葡萄品质,赵子牛坚持用传统方式种植:用羊粪、牛粪等有机肥;雇人手工除草;病虫害防治靠的是生物制剂和物理诱杀。有一年夏天,葡萄园爆发霜霉病,技术员建议用化学农药快速控制,赵子牛却摇了摇头:“药打下去,葡萄是保住了,但那股子‘土腥味’就没了,宁愿减产,也不能坏了规矩。”他带着工人连夜摘除病叶,在园里架起防虫网,硬是靠人工大大降低了损失。
如今,赵子牛已经有三处葡萄园,面积700余亩,并且产量都比较高及稳定。“用自家种的葡萄酿自家卖的酒”成为赵子牛推销帝森葡萄酒时的自信和底气。
有了好葡萄,还得有好工艺和设备。在葡萄园初具规模后,赵子牛开始在葡萄园旁建起了自己的酒庄——帝森葡萄酒厂。为了保障葡萄酒的高品质生产,酒庄首先是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等科研力量测试验证,筛选出契合“新世界古典主义葡萄酒”生产的设备,再毫不吝啬地斥资上千万采购适配的现代化葡萄除梗破碎机、气囊压榨机、控温发酵罐等。从葡萄采摘到破皮压榨,再到发酵陈酿,每一道工序都在这些精良设备的辅助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确保每一滴酒液都能保留黄河故道葡萄的独特风味。
在酒庄发展历程中,赵子牛十分注重研发团队的搭建。帝森酒庄先后与河南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实践平台,还挂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的牌子。这些高校的专家学者与酒庄内部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为帝森酒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与专业知识。他们穿梭在葡萄园与实验室之间,从葡萄品种的筛选、栽培技术的优化,到葡萄酒酿造工艺的改进,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每年葡萄成熟的季节,帝森酒庄便迎来了既忙碌又欢乐的时光。采摘工人们在晨曦中穿梭于葡萄藤间,精心挑选着颗粒饱满、达到合适成熟度的葡萄。这些葡萄会在4小时内被迅速送往生产车间,开启它们的“变身之旅”。在酿造过程中,帝森酒庄始终遵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艺。除梗破皮后的葡萄汁,在控温发酵罐中进行着发酵过程,酿酒师们如同守护珍宝一般,时刻监测着发酵的温度、进度和浸渍时间。发酵完成的酒液,还会被转移至橡木桶中进行陈酿,在时间的怀抱里慢慢沉淀、成熟,发展出更为复杂和醇厚的风味。
凭借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自信,赵子牛带着帝森酒庄的葡萄酒频繁亮相各大国际赛事,并屡获殊荣。黄河故道威代尔干白葡萄酒、黑珍珠桃红葡萄酒、天时地利干红葡萄酒等先后斩获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亚洲葡萄酒大赛银奖;在第十四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中,“帝森江湖谊白兰地2021”荣获金奖,“帝森诗与远方黑珍珠桃红葡萄酒2023”更是一举拿下消费金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帝森酒庄葡萄酒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让帝森酒庄在国际葡萄酒舞台上崭露头角。赵子牛将这些获奖证书贴在酒庄入口大厅的显眼处,既像较劲又像鞭策——“谁说黄河故道再也产不出高端好酒!”
走进赵子牛的办公室,除了堆满瓶瓶罐罐装试样品的茶台外,最显眼的莫过于紧靠入门处的一张的沙发了,沙发上整齐码放着经典诗集、中外小说、历史文献以及《葡萄酒酿造科学与工艺》等行业类书刊。赵子牛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很爱琢磨和钻研,随着酒庄越办越好,他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提出“中国风土种中国葡萄,酿中国美酒,适合中国人饮用”的发展理念。在酒品创新上,酒庄不断推陈出新。例如,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的帝森桃李春风桃红葡萄酒,取名自“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款半甜型葡萄酒选用黄河故道产区的黑珍珠葡萄,采用低温发酵工艺精心酿制,酒体呈迷人的粉红色,散发着浓郁的花香,口感活泼爽净,回味甘美,仿佛将春天的味道封存在了瓶中,一上市便受到了年轻群体的热烈追捧。
在营销创新方面,帝森酒庄也妙招频出。除了积极参加各类葡萄酒展会、举办品鉴会之外,还积极做公益,赞助当地特色节庆活动,同时还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邀请消费者走进酒庄,亲身感受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与文化魅力。7月25日,“我与帝森的故事”主题征文大赛在帝森酒庄落下帷幕,让书香笔墨与醇厚酒香在字里行间交织,生动彰显了二者相融的独特魅力。
在帝森酒庄大门对面的葡萄园入口内,有一块被呵护得异常精细的葡萄地,密密的防护网在葡萄园上方铺开,连侧面也紧紧地围拢,把整个园子裹得严严实实。“那是我们酒庄的试验田,里面种植了很多品种的葡萄,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尽快找到更多适合黄河故道的葡萄品种,为我们民权当地的葡萄酒迭代升级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站在办公室窗户前,赵子牛指着窗外的葡萄园说。
民权的人、民权的地、民权种植的葡萄、民权当地酒厂酿的葡萄酒……怀着对葡萄酒的热爱与初心,赵子牛誓言将继续在黄河故道这片优沃的土地上,酿造更多高品质的葡萄酒,传播民权独特的葡萄酒文化,让昔日辉煌的“民权葡萄酒”再次得到市场的认可。
盛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